1、形态特征
大球盖菇的子实体是单生的,它们的个头中等偏大,菌盖为肉质,它们的外观近似半球形,直径大约为5厘米左右。它们的嫩子实体为白色,随着子实体的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为暗褐色,菌盖边缘内卷,常附有菌幕残片。它们的菌肉肥 厚,颜色雪白。大球盖菇的菌褶是直生的,而且排列非常密集,颜色灰白。它们的菌柄中实,有髓,近似圆柱形,靠近基部的地方较为膨大,柄长大约为5~10厘米,柄粗为5厘米左右。它们的孢子印为紫褐色,孢子光滑,为棕褐色,椭圆形,还具有麻点。在它们的顶端还有一个小突起。
2、生长习性及分布
野生大球盖菇生长于阔叶林下的落叶层上。人工栽培多采用木屑做为培养基,在自然条件下,从11月中下旬至来年的3月底或4月初均可出菇,而最适宜的出菇季节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和3~4月份。目前,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如福建、江西、浙江、云南等地。
3、栽培参数
发菌菌丝的培养温度为10~2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为70%~75%;培养时间大约为30天左右。菇蕾形成期的温度为5~2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为95%~98%;时间大约为10天。子实体发育期,即出菇时的生长温度为5~20℃,相对湿度要求为95%~98%;这一时期大约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出菇两潮间相隔25天左右。
菌种制作
由于大球盖菇原种的生产工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原种的生产都是在食用珍菌研究所内进行的,栽培地所需原种可从供种单位引入。
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制作栽培种的培养基,我们可以用78%的木屑、20%的麦麸、11%的糖、1%的碳酸钙。按比例调配好以后,加入适量的水,保证原料的湿度在65%左右,如果培养基能“捏之成团,撒之成沙”,就表明原料的湿度正好合适。培养基需要按照常规进行装袋、灭菌、接种及培养,下面就分别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及大球盖菇如何初加工:
1、装袋及灭菌
首先,把配制好的原料倒入装袋机中,将塑料袋套在装袋机的出料口上进行装袋,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袋子不要装的太满,袋口处要留出大约5厘米,以便于封袋及接种工作的进行,装好袋以后,还要在袋口套上封口环,并用棉花团将封口环塞满,以将菌袋完全封闭,上面的工作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灭菌时的压力为1.5千克力,温度为100℃,灭菌进行一个小时后,停止加热,同时,要保温一小时,然后,再打开排气开关,进行排气,接着,就可以将菌袋取出,准备接种了。
2、接种
接种前要将菌袋、酒精灯、接种枪、镊子等放入无菌接种箱内,再放入熏蒸复方消毒剂,关好无菌箱,进行环境消毒,大约20分钟后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工作人员要先用酒精将手擦洗一遍,然后再伸入无菌箱中进行接种的工作。
为了便于操作,在接种时,通常是由两个人配合着来进行的,首先,我们要将酒精灯点燃,再将原种培养基的封口打开,将接种枪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遍,与此同时,另一个人要将菌袋上的棉球拿下来,接着,我们用接种枪摄取原种培养基并将它们放入菌袋中,由于各地提供的原种所用容器大小不一,所以,我们通常是按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1:35的比率进行接种的。将原种培养基放入以后,要及时将棉团堵上,接种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取出菌袋,并将其放到培养室中。
3、菌种的培养
培养室要求宽敞、阴凉,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8℃之间,菌种培养期间,我们还要经常对菌种袋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发霉、变质的菌种袋要及时将其捡出,进行统一的清除。大约20天以后,菌丝长满菌袋时,我们就可以用来播种了。
栽培管理
相对于其它菇类而言,大球盖菇的栽培管理是比较粗放的,但是,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还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的栽培时间应安排在11月初至12月中下旬,即可以使出菇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后,还给冬闲田做了一个合理的安置,可谓一举两得。
2、培养料的准备
我们可以将木屑、树叶、干草等进行混合,然后覆盖薄膜进行短期发酵,具体的发酵时间以10天为佳,实践证明,用这种原料做为培养料效果非常好。同时,我们还要准备好覆盖物,覆盖物可以选用稻草,将稻草收集后堆成堆进行干燥,期间,要经常进行翻动,以使它们完全干燥,可以有效防止各种霉菌和害虫的生长。
3、栽培方式
在栽培方式上,我们可以进行室内床栽,也可以在室外或田间进行畦栽,这两种栽培方式在管理要求和产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室外畦栽的生产成本低,管理上也比较方便,所以,室外畦栽是目前我国人工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通常是采用阳畦进行粗放式裸地栽培,虽然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但是栽培场地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对栽培场地是如何要求的:
栽培场地的选择及整理:简单来说,我们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场所来栽培大球盖菇,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在水源方面,我们应选择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的地方。因为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但雨季又需要及时的将水排出。